新葡萄8883官网AMG(中国)有限公司-Maigoo百科

感恩奋进 唯实争先

栏目:区域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30 作者: 天津经开区-泰达 来源: 天津经开区一泰达
分享到: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区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部署,1月29日,天津经开区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了2024年任务。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出席会议并讲话。天津经开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各部门、各机构、各企业、各驻区单位负责同志参会。天津超算中心、奥的斯、长城等企业代表,及管委会部门代表发言。
会议指出,2023年,天津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积极应对多重挑战,有力实现多元目标。
• 经济运行量质双升
2023年,天津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3亿元,增速较上年回升6.1个百分点,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1亿元,增长11.6%;税收收入132.5亿元,增长17.1%;税收占比95.3%,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额达492亿,其中产业投资额占比77%,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
•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年实际利用内资700亿元,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5万家,同比增长28%;吉利商用车、新和成、恒河等重点项目落地,诺和诺德、英力士、明治乳业等外资龙头加大增资力度。
•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全年落地京津冀协同项目492个,协议投资额1634亿元。国能焦煤、中化学新材料、国家管网储运、中石化人才等央企二三级总部相继落户。
• 创新实力持续增强
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1家,雏鹰瞪羚领军企业入库766家,其中领军企业31家,居全市之首。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超过前三年获批数量总和。
• 软硬环境日益完善
入选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区50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于响”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政策引发强烈反响,优质名校加快建设,多彩文旅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核心区人气不断攀升。
• 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内化为破解难题的强大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会议指出,2023年,经开区在难中求成,做到了一季好于一季,实现了年度任务的顺利收官。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立足高站位。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逆势而进,才能紧跟时代、引领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明确新方向。只有顺应发展新形势,应对环境新变化,提出发展新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力强攻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聚焦发展的堵点和难点集中发力,才能有效破题开局。必须坚持实干担当,确保见实效。只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将决策部署转化为责任状、时间表、任务书、施工图,才能以一域为全局增光添彩。必须坚持传承精神,锤炼硬作风。只有用好泰达40年奋斗凝结成的宝贵财富,鼓舞激励一代代泰达人接续奋斗,才能不断创造事业新辉煌。
会议指出,2024年经开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有力落实“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有效推进“三新”发展,扎实做好“三量”共进,重点实施“四大工程”,按照“1233445N”的发展思路,保持“现代化泰达,奋斗每一天”的姿态,感恩奋进,唯实争先,以经开区的“稳、进、立”,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工作重点围绕七个“升级加力”展开。
• 准确把握有利机遇
要抢抓战略之“机”。要深度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用好市场化手段,建立更多“握手通道”,拓展更多“同城化”领域,吸引更多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户。
要抢抓政策之“机”。要密切跟踪、抓紧对接,把握政策窗口期,精准发力做好“三争取”工作。
要抢抓产业升级之“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焕新,加快瞄准新质生产力布局新兴领域、未来产业。
• 牢牢树立发展信心
信心来自于党中央领航定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重要论断,这是信心之源。
信心来自于自身实力。经开区GDP占全市14.8%、占新区34.2%,工业总产值占全市25%、占新区48.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22%、占新区25%,进出口总额占全市29.8%、占新区40.1%,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税收占新区25%,支撑作用显著。
信心来自于广大企业。经开区企业基本面好,韧性足、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广大企业看好泰达、热爱泰达、扎根泰达、建设泰达、贡献泰达,始终与经开区共同奋斗、并肩作战,相互成就、共赢发展。
• 挺膺担当“稳”“进”责任
要围绕“稳”筑牢根基。全力稳经济底盘,稳市场主体,稳发展预期,保持向好向优态势。重点关注产值、营收和税收大户以及“四上”企业,巩固发展稳定性。
要围绕“进”勇挑重担。树立“进”的意识,采取“进”的举措,实现“进”的效果,既要在存量中找到增量,又要培育新增量,引进标志性项目,做到“以进促稳”。
要围绕“立”大胆突破。“立”新的政策导向,配套出台暖企措施,以“有限+无限”的方式,打造最优综合投资环境。“立”新的赛道,切入新领域,塑造新动能,形成新优势。“立”新的考核激励导向,嘉奖重用提拔敢闯敢拼、业绩突出的干部,全面激发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
• 在主导产业上转出“新方向”
绿色石化产业,要抓住新契机,着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工,推动120万吨乙烯等项目投产,加快渤化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要依托中石化与英力士、恒河合作项目,创新“央企+外企”“央企+民企”模式,拓展“三资”联动合作领域。要充分认识南港在“滨城”科创区“N园”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设南港科创中心,打造创新型石化园区。
汽车及装备产业,要推动汽车研发生产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加快吉利醇氢总部基地投产,加速丰田氢能示范应用,确保富维海拉基地、敏实北方总部等项目竣工量产。
电子信息产业,要重点引育集成电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充分发挥车规级芯片联盟作用,推动金山云数据中心等项目竣工投产,洁美电子信息材料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华大九天等项目落地。
医药健康产业,要重点打造核酸产业园,加速聚链成群。突出CXO优势,促进凯莱英化学大分子三期等项目竣工投产。依托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形成研产合作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要用好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牌子。抓实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业态发展;抓实平台经济,推进平台企业本地实体化运营;抓实金融创新,高标准建设“于响”产业金融发展区,打造北方基金资管行业聚集区。
• 在新兴产业上开辟“新赛道”
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加快聚集。围绕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领域,引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完善企业上市孵化体系,推动企业“小升规”“规升巨”“巨股改”。深入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春笋行动”。
要促进“数实融合”不断深化。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打造更多数字工厂、灯塔工厂、智能车间,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
要布局“未来产业”深挖潜力。要围绕人工智能、未来健康、新型材料、量子应用、绿色低碳等领域,谋划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提升未来产业发展能级。
• 在招商引资上打出“新高度”
项目是决定经开区作为全市第一大经济体地位的关键要素。
要狠抓大项目。坚持“项目是生命线”理念,全力打好产业项目招大引强攻坚战,推动新的百亿级优质项目落地。
要彰显大气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招商,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链条招商,围绕优势场景招商,引入更多有科技含量、环境质量、就业容量、税源增量的项目,掀起招商引资强大声势。
要强化大统筹。构建“前端招商-中间建设-后端服务”的“一条龙”机制,确保“接力棒”紧密衔接。要拓宽项目信息渠道,发挥招商中心“前哨”作用,积极参与和策划高水平行业论坛会议,在以会引资、以会聚才、以会促产上取得更大实效。
• 聚焦“协同创新” 抓好“内”和“外”
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协同”特点,提出新的招法举措。“一个核心”,要突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滨城科创区核心区的优势,积极引育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加快推动配套完善。“对内协同”,要强化与天津市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创区各片区的合作。主动承接天开园溢出成果,着重布局创新链中后端环节,实现相互赋能、错位发展。“对外协同”,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与北京中关村、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联动,深化与中发展集团合作,探索建设“飞地科创示范基地”。
• 聚焦“自主创新” 抓好“引”和“育”
要大力“引”。着力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创型企业,特别是首都二环内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鼓励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做到“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
要主动“育”。开展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实施创新主体筑基工程、高成长性企业育优工程、高企倍增行动计划,升级企业上市苗圃工程,持续壮大创新主体“梯队力量”。
要见到“效”。全年要实现雏鹰、瞪羚、领军(培育)企业总量显著提升。鼓励企业建设更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促进更多外资企业落地高级别研发机构,助力“制造+研发”转型升级。
• 聚焦“创新生态”抓好“硬”和“软”
要做强“硬载体”。用好医药联合研究院、超算中心等现有载体,加快滨海—中关村M0地块、南港科创中心等新型研发载体建设,强化“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承载力。
要优化“软环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做强泰海基金、中关村雨林基金,广泛引进优秀投资机构,加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力度。优化产业(人才)联盟工作机制,用好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构建人才服务“雁阵”格局。
• 盘活存量有招法、见效果
要发力“项目带活”,通过招商引资,用项目换空间。要继续引入重量级项目,形成规模化、标志性的盘活案例。
要推动“融资促活”,探索类REITs、AB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扩大盘活增量。
要强化“引流激活”,提高人口导入力度,加快核心区楼宇、公寓等闲置空间去化。
• 更新项目精心谋、高效推
要加力推动既有项目。重点加快塘沽南站、时尚广场更新项目进度,尽快“出形象、引产业、见效益”,打造城市更新示范标杆。
要高标谋划新的项目。面向逸仙科学工业园、微电子产业区、泰达综保区等开展“工改工”更新策划,创新运营模式,加快老工业区焕发新活力。要突出特点开展更新,与战略机遇、产业需求、所在区发展方向结合,相互借势、相互促进。要强化更新项目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有机衔接。
要全面激发“于响”活力。打好核心区产城融合攻坚战,抓实“于响”规划建设、招商运营。聚焦“于响”定位,实现以业引人、以校引人、以文引人、以策引人、以配套引人,打造现代、创新、开放、时尚的年轻人集聚地。加大“于响”宣传力度,打响“于响”品牌,实现“‘于’无声处‘响’惊雷”。
• 国资国企改革提质量、增效益
要推动专业化整合。坚持同质业务合并、相关业务成链,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明确主责主业,注重做专做强。
要加快市场化转型。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拓展业务、对外投资、降本增效。打造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推动关键岗位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
要完善现代化治理。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集团架构扁平化,坚持人员向生产经营一线倾斜,以“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为目标规范国企管理。
要突出正向化赋能。进一步归集经开区资金、资本、人才、应用场景等优质资源,为国企注入新动能,切实发挥国企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主力军、子弟兵的作用。
要加强系统化统筹。统筹“发展”与“安全”,抓好债务化解、安全生产、合规经营。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管委会助力国企转型发展,企业提升盈利能力反哺区域发展。
要实行差异化考核。坚持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精准设置指标体系,将考核与干劲面貌、业绩贡献、能力本领、职位升降挂钩,考出国企队伍战斗力。
• 依托优势做强外资
要大力“挖潜”。要切实发挥驻外招商中心作用,加大对重点地区的招商力度。积极与区内现有外资企业总部管理层走访沟通,及时掌握项目布局新动向,争取实现新投资,设立新项目。
要全力“扩源”。要抓住机遇寻找新的发力点,拓展东南亚、中东、中亚五国等地市场潜力,面向中东招引主权基金相关投资,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双向开放通道。
要努力“提质”。继续发展“制造+创新中心”“制造+服务”模式,探索开放式创新平台、联合实验室、离岸双创等利用外资新领域,打造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对外开放中心区。
• 突出特色拓展贸易
要“以产兴贸”。依托产业稳存量、扩增量,加快推动贸易结构转型,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大力发展以金融、物流、人力资源、跨境电商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抢抓绿色能源国际市场需求,促进“新三样”产品出口。
要“以港促贸”。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金融、海事法律、保税船供等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全业态。加快推动油气交易中心展业,发挥石化易贸网功能,推进保税仓、保税罐、商品交割库建设,构建原油期货交易聚集区。
要“示范带贸”。加快打造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做实汽车及零部件、中药及西药两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做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探索建设国际数据服务特区,实施数据“白名单”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建设。
• 创新制度促进开放
要强化自贸区赋能力度。深化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向开发区延伸,探索全币种结算的国际保理、“商业保理+网络货运”等新型业务。
要强化综保区优势功能。探索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仓储等保税监管政策向自贸区复制推广。促进综保区业务由物流分拨、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高端方向转型。
要强化制度创新系统性。着力推动全方位、大力度、高层次的制度集成创新,形成一批有突破、有活力、有实效的制度创新成果。
• 营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要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和“我就是经开区”的意识,精心维护区域形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变“我要企业怎么办”为“企业要我怎么办”,建立“企业提问、限时解决、及时反馈、效果评价”的服务闭环。
要完善服务举措。推动打造一个“迎”商中心,构建一组“营”商平台,畅通一套“赢”商渠道。深化政务服务“十个一”改革,探索制定“事前提示机制”,放大“泰达工改4.0”改革效应。开展全领域跨部门监管和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
要强化服务能力。健全与企业家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搭建政企、银企以及企业间对接“桥梁”,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加固与企业的联系纽带。
• 营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要打好“三大保卫战”。坚持移动源、工业源、燃煤源、扬尘源和生活源“五源同治”,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土壤有序监管、有效监测、有力治理“三措并举”,在泰达眺望最远的天空,呼吸最干净的空气,拥抱最蓝的海湾。
要提升产业绿色度。严格项目入门关,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上马,提升产业含绿量。发挥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示范作用,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用好排放权交易所、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等机构资源,发挥国家绿色品牌试点示范最全区域优势,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
要践行绿色生活新理念。精心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积极推动建筑绿色化改造,探索建设零碳综合示范区。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绿色理念在泰达深入人心。
• 营造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
要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安全生产体系,突出重点、守住底线,筑牢本质安全水平。
要防范债务风险。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切实压减一切不必要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效能,多方统筹、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
要确保和谐稳定。加强舆情监控,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紧盯劳资纠纷、非法集资、风险机构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排查调处机制,预防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实现社会大局平稳。
• 弘扬“泰达精神” 全力拼搏奉献
今年是经开区建区40周年,作为“泰达人”,
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始终保持为泰达荣誉而战的情怀格局,继承和发扬泰达精神,在“泰达”这片广阔的舞台上,不懈奋斗、积微成著,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
要有胸怀全局的大观念。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致广大而尽精微。树立大局意识,推动工作讲主动、讲协同,汇报沟通讲站位、讲姿态,多说有利于泰达的话、多做有利于泰达的事,为区域发展创造风调雨顺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要有务实奋进的好作风。要“树高标”,开展工作要“取法其上”、挑战自我,以“精心”追求“精细”,换来“精彩”;要“善进取”,积极主动想办法,化困难为机遇和出路;要“拼实效”,看准了就抓紧干,事不过夜、马上就办、锲而不舍,慎终如始、虎头豹尾、善作善成。
要有勇于担当的硬肩膀。经开区干部要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能够担当的本领,在担当中体现责任,在尽责中实现价值,以精彩的细部支撑壮观的全局。
• 打造干部铁军 锻造过硬队伍
要选好干部。把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真正选拔出来。不断优化干部队伍质量结构。
要用好干部。推动多岗位锻炼,让年轻干部在不同的任务挑战中迅速成长。发挥好“上带下”“老带新”作用,让泰达的理念、经验、模式、方法不断传承。
要管好干部。坚持严管厚爱,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容纠并举,支持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健全完善干部考核体系。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强化党的建设 提高战斗能力
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做到党的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推进新兴领域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齐头并进,巩固扩大“两新”党建覆盖率和覆盖质量,实现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要发挥好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影响政策落地、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要有力抓实宣传统战工作。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凝聚各方力量,画好最大同心圆。
2024年,站在泰达40周年的新起点上,经开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团结拼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勇立潮头,奋力谱写现代化泰达建设新篇章!


XML 地图